400-6851-568
15801587877——15801580457
文章來源:本站原創 | 發布時間:2021-01-13 | 文字大?。骸?a href="javascript:doZoom(16)">大】【中】【小】 | 瀏覽量:124
“使命管理”下的組織必須完成以下八項任務:自我評估、重審使命、取消等級制度、挑戰陳規陋習、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、分配領導力、身先士卒和改善組織。
1. 自我評估
首先強調自我評估,目的在于突出組織使命中的社會責任。管理人員普遍認為: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認真地考慮公司的一舉一動對社會的影響,也就是說,利潤最大化是公司的第二位的目標,公司的第一位目標是保證自己的生存。隨著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,越來越要求“小政府,大社會”的政府模式的存在,很多企業只有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,才能贏得公眾的信任和相對的競爭優勢。
2. 重審使命
重審使命意味著不斷地對公司使命重新定位。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,組織的使命也必須隨著組織環境的變化而變化,就像我們打開窗戶看景,每次只能看到盡可能遠的風景,而窗外的風景是會改變的,所以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使命,看看它與窗外的風景是否合拍。
3. 取消等級制度,挑戰陳規陋習
取消等級制度、挑戰陳規陋習意味著創新的管理。等級制度是傳統管理模式的一個代表,傳統的管理可以說是一種“方形管理”,它把一個組織打造得像一個盒子,所有人都在這只盒子里做事,使用的是命令和控制式的語言,采取上下級結構。這樣的語言和結構曾經起到了維持內部秩序的作用。但是,現在這種管理落伍了。把人們裝進盒子里就無法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,也就阻礙了創新,使整個組織陷入了僵化。
4. 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,分配領導力,身先士卒,改善組織
好的管理是圓形的,而絕不是方形的。圓形管理可以做到:打破上下級之間的界限,組織的領導者存在于他的同事之間,而不是站在上邊或外邊發號施令,這有利于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;沒有金字塔般的森嚴體系,而是靈活的、流動的、同一平面的圓形組織結構,這有利于管理者分配領導力和身先士卒;所有人的聯結點就是組織的“使命”,也就是組織的戰略目標,它如同圓心,把大家團結起來,圍繞著它進行工作,從而釋放出所有人的創造性,這有利于改善組織和使命的最終實現。
(以上內容來源于《企業文化建設》圖書)
購買&聯系方式:
1.企業文化相關數據產品點擊“閱讀原文”進行購買
圖書購買點擊“仁達方略微店”進行購買
2.楊老師 13810639795
微信號:rendafl
↑上一篇:“十四五”規劃下如何進行戰略對標